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要變成珍珠,石頭要化作黃金……青春的魅力,應當叫枯枝長出鮮果,沙漠布滿森林……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樂,青春的本分!
青春飛揚的日子里,一場教育的盛宴蕩滌著每一顆心靈。溫和而又睿智的心理健康黃老師來到孩子與家長身邊,用專業的視角,充滿趣味地分享青春期女生身心健康與親子溝通的教育講座!
我是女生,快樂的女生
青春期,是由童年向成年過渡的時期,或者說,青春期就是由性機能不成熟轉變為性機能成熟的過渡時期。關于青春期,孩子們了解多少呢?
在充滿動感的音樂聲中,黃老師引導孩子們填寫《青春期身心健康記錄表》:提到青春期,你想到了什么?關于青春期,你有哪些困惑(包括生理或心理上的)?
孩子們填寫后,黃老師選取了部分孩子的記錄表進行分享,在情感上與孩子們拉近了距離。




隨后,黃老師用溫潤的嗓音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講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重點分享月經及月經期的衛生保健,最后引導孩子們了解順利度過青春期的方法,讓青春時光更加熠熠生輝!

冬天醞釀,春天播種,夏天成熟,秋天收獲!愿花季少女們在適當的季節做適當的事,成為自尊自愛、自信自立、自強陽光的孩子!

搭建“心”的親子溝通橋
初夏的陽光照射在窗明幾凈的校禮堂里,溫度恰到好處。下午兩點二十分,黃老師如約而至。伴隨著熱烈的掌聲,大屏幕上出現一些熟悉的場景:當孩子做完作業,正想拿起手機,你的聲音接踵而來:“你怎么整天玩手機?當孩子周日早上正在睡懶覺,便聽到你的河東獅吼:“你怎么還在睡覺,隔壁小孩早就起來寫作業背單詞了。”
......
黃老師隨即說道:“這些場景你是否熟悉?原本相親相愛的一家人,怎么會矛盾沖突不斷呢?你跟孩子的關系如何呢?我們來進行《親子關系瓶》互動活動吧!”

家長填寫《親子關系自測表》后,黃老師請家長對照結果進行分析:總分在52分以下,表示親子關系已有危機,需及時調整;總分在52到56分之間,表示親子關系良好,還可加深;總分在56分以上,表示親子關系很好,請繼續保持。

做完測驗后,建議家長安排一個溫馨的情境,親子共同討論與分享。特別是親子間的回答有明顯落差的問題,更需彼此坦誠討論,以減少隔閡,增進情感!

了解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融洽程度后,黃老師與家長分享“馬斯洛層次理論” “刺猬效應”“心理距離效應”以及人格結構“PAC狀態”,引導大家明白:家長對孩子的愛,不是以我們付出的多少來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來衡量;當家長處在人格結構“父母狀態P”時,我們會憑主觀辦事,支配、教訓、命令孩子按我們的意愿做事,缺乏溝通,很容易與孩子發生矛盾和沖突。

怎樣的溝通才是和諧有效的呢?黃老師分享《關于溝通的10條超實用技巧》及《溝通三步驟》:與孩子談心要有情感的鋪墊,不要從問題入手;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父母在和孩子的交談中,要“點到為止”,適當的留點“空白”,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反省。這樣孩子會敞開心扉,與你為友!

最后,黃老師推薦家長們閱讀專業書籍《非暴力溝通》助力提升親子溝通的技能,共度美好親子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