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之后,高質量的常態化課后服務逐步在成都普及。然而對于美視融合部的學生來說,這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IB課程里的CAS和SA一直都是標配,是融合在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學生每天在完成學術課程學習后,都要選擇參加相應的課外活動,這些活動大部分都是學生自發組織并開展,由老師們指導并監督。活動過程中學生需要積極參與并記錄,活動結束后需要進行反思。
課外活動,與學術成績一樣,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發展自己的興趣、學習書本與課堂外的重要技能,例如人際交往和領導力。而這些能力正是一些名校看重的除了學術成績以外的優良素質。比如加入學生會,是體現個人責任心和領導力的方式,不少國外大學招生官都很看重學生的領導能力。比如參加學術團隊,國外招生官都比較重視學生在國際競賽上的成績,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許多課外的競賽,并獲得榮譽來凸顯自己在課程以外的學術興趣和才華。再比如參加各種學生社團,發展并培養自己的愛好特長,演奏樂器、演出話劇或者展示繪畫才能,這些都能夠為校園帶來無限生機。
下面跟著小編去看看,融合部開展的部分CAS和SA活動吧
學生社團
學生會



游泳社




模擬聯合國


商賽

數學競賽
人文競賽
什么是CAS和SA呢?
CAS簡介
(Creativity,Activity,Service 簡稱CAS)是IB文憑教育體系中的核心課程之一。CAS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提高文化藝術修養,進行堅持不懈的鍛煉,關心他人,發揮與別人合作的精神。作為IB三個核心課程之一,通過要求并完成CAS是拿到文憑的要求之一。在進入DP階段后的兩年學習時間里,學生需以每周為單位按計劃有規律地均衡開展各種CAS活動,時長至少為18個月。在這段時間內學生需參加并完成多個CAS活動并做到C、A、S三個方面的平衡。而且每項活動都有一名活動負責人監控與指導,并記錄和評價學生的活動。IB學生還必須要有CAS活動日記,記錄自己的感想與啟示。
CAS鼓勵通過藝術、運動、物質,和服務活動的體驗式學習。IB教育要求DP學生呈現給他們的CAS活動,并且探索這些活動,將其與課業知識聯系起來。CAS不僅是簡單地“做”什么,還有“反思”。如果一個學生參加某些活動后,不能反思自己的進步,那他/她就沒有完成CAS。傳統的反思模式可以是回答諸如“我有沒有做好?”,或者“有什么我可以改進的?”等問題。
SA簡介
行動(通過做事情和體驗進行學習)是構建主義教育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所有國際文憑項目常用的教學與學習類型。隸屬于行動的服務一直是國際文憑社區共享的價值觀。國際文憑的學習者要努力成為富有關愛之心的社區成員,表現出個人致力于開展服務,為改善他人的生活和環境而采取行動。中學項目的行動建立在始于小學項目的行動之上,并作為學習過程中的一個要素繼續發揚光大,它既是中學項目教育理念的一部分,也是學生學習的一項實際成果。
IB一直都是素質教育的踐行者,我們把培養學生的時間拉長到終身,我們把培養學生的方式擴展到每個方面,所以我們評估學生的方式也從不局限于卷面的成績。也許是一次音樂會,也許是一次競賽,也或許是學生親自參與設計的一個志愿者項目。知識中心”將會淡出舞臺,而“全人教育”將會占據更核心的地位。學校的教育價值應不僅僅只是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更要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在這方面,融合部始終貫徹核心素養的培養,踐行全人教育,借助IB教育體系,創造、活動、服務(Creativity,Activity,Service)以及社區服務(Service Action)等教學環節為中國與世界培養注重行動,富有愛心的未來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