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于心
成長于行
——融合部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前言
研學是指在學生學習中加入探究性與實踐性的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實踐活動、學術研究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科素養、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研學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4月6日上午,成都美視學校·融合部6-11年級的同學們在老師們的陪同下準時出發,前往不同的目的地,開始了為期兩天的研學活動。
G6 銘記傷痛 防災自救
6年級的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為“銘記傷痛 防災自救”的研學活動,活動契合到MYP課程中“科學與技術的創新”的全球背景,以及地理和心理兩大學科知識。

G7 感先圣風骨 揚少年精彩
7年級的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為“感先圣風骨 揚少年精彩”的研學活動,活動契合MYP課程中“個人表達與文化表達”的全球背景,以及中文和視覺藝術兩大學科知識。
第一天上午,同學們來到了三蘇祠博物館參觀,了解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成就,感受他們的人格魅力、道德精神。下午,同學們來到了夾江年畫館,了解“四川三大年畫”歷史。晚間課堂,同學們學習了川劇文化,了解川劇發展,觀看了川劇表演,認識了川劇的表演形式和特征,并根據認識創作臉譜形象。

G9 任世事變遷 心安處即吾鄉
9年級的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為“任世事變遷 心安處即吾鄉”的研學活動,活動契合到MYP課程中“時空定位 ”的全球背景,以及中外歷史學科知識。
第一天,同學們懷揣著探索古蜀文明奧秘之心來到了三星堆博物館,試圖解決心中的謎團,古蜀文明是不是另一種文明?新發現的文物坑是不是祭祀坑?下午,同學們參觀了三線建設和漢旺地震遺址,并小組討論因三線建設而來和因地震而離開家鄉的人說明了人口遷移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第二天,同學們參觀了洛帶古鎮,洛帶鎮是西部客家第一鎮,常住客家人口達 95% 以上。客家文化是洛帶的獨特印記,是洛帶古鎮的靈魂與根基,為洛帶經濟發展起著牽引帶動、核心支撐作用。參觀完畢后,同學們分組討論這些客家居民是因何來到這里的呢?并形成了小組報告。
G10 跨古今之城 悟時代變遷
10年級的同學們進行了主題為“跨古今之城,悟時代變遷 ”的研學活動,活動契合到MYP課程中“時空定位”的全球背景,以及視覺藝術和音樂學科知識。
第一天,同學們參觀了交子之環,這一歷史文化與現代商業交匯融合的“新地標”。接著,同學們前往市區,走進太古里,去發現建筑的歷史與現代的結合,文化與藝術的融合,去理解設計者的理念。下午,同學們前往安仁古鎮,參觀了古鎮規劃館和三條老街,了解川西清代建筑風格與布局。

小 結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游學傳統自古以來便是我國士子增長見識、提高學問的方式。這兩年在融合部開展的研學活動樹立學、思、游相互促進的觀念,走出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的封閉圈,不斷地拓展教育的邊界,引領學生走出學校的教室,走向更為廣闊的天地,在真實的情境之中體驗、合作、探究,真正形成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今年老師們根據MYP探究特點,對6-10年級的研學課程進行些許調整,圍繞MYP六大全球背景,設置跨學科探究任務。讓同學們帶著任務進行研學活動,讓同學們去探討,去完成,去體驗,然后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感知和知識的積累。
研學活動結束后,各年級將集中進行研學成果展,并評選優秀研學學員,包括MYP的學術成果優秀獎及行為表現優秀獎,DP的服務行動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