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P中文班UOI賽課,不一樣探究之旅

          時間: 2020年12月29日 來源: IB-PYP小學項目 作者: 成都美視學校

          探究是IB課程的一大特色。美視IB-PYP項目圍繞六大超學科主題進行探究(如下圖所示),打破學科領域的限制,將地方性及全球性的問題融入到課程學習之中,從而習得各種探究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最終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圖片

          本學期,PYP中文班“以評促學,以賽促教”,在1-5年級開展了教師UOI賽課。教師們一起備課,磨課,根據各年級正在探究的超學科課主題,精心打造學科融合的探究課。在探究的世界里,驚喜不斷,精彩紛呈,讓我們一起來共同感受IB-PYP探究課程的獨特魅力吧。



          PYPC?。?/strong>

          探究主題:我們如何表達自己  

          相關概念:材料、屬性、想象力、創造力

          概念性理解:物質的不同特性   

          學習策略ATL:

          溝通技能—聆聽和說

          研究技能—觀察

          學習者培養目標:積極探究

          一年級的學習者圍繞“神奇的材料”為探究線索,從身體感官部位“眼、口、手、耳”等入手,運用看、聽、聞、摸等科學觀察方法,認識材料。

          通過“我說你猜”的游戲,引導學生認識周圍的常見材料,將教室物品和它組成的材料聯系起來,為材料尋找教室里的“好朋友”,幫助學生從多角度認識身邊的“物體材料”,發展學生溝通技能和研究技能。

          經過探究,鼓勵學生生成自己對材料的概念性理解,讓學生提出自己對于材料存在疑問或問題,并將問題粘貼在問題墻上,為下一步探究做好準備。


          a.jpg



          PYPC?。?/strong>


          探究主題:世界如何運作

          相關概念:節氣、物候、冬眠

          概念性理解:節氣的變化,帶來物候的變化

          學習策略ATL:

          社交技能—社交和情緒

          思考技能—信息傳達

          學習者培養目標:知識淵博、積極探究、勤于思考

          二年級學習者跟隨太陽運動的腳步,孩子們的節氣之旅??吭凇傲⒍边@一站。節氣三候是什么?隨著環境的變化,動物和人類有哪些改變?我國各地形成了什么習俗?學生通過對“冬”字探究,明白“冬”的字由來及含義;學生自發表演童話劇《動物朋友去哪兒》,了解候鳥遷徙、青蛙冬眠、螞蟻儲存糧食等動物的過冬方式。

          為了讓孩子們更清晰明白立冬時候,我們人類的活動,學生集思廣益共同討論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立冬習俗-包餃子。為使學生探究場景生活化,師生們一起來到食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包餃子,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體會我們的習俗與氣候的聯系。

          在這一站探究中,孩子們興致盎然,為自己帶來了一場“特別的”盛宴。


          b.jpg


          PYPC?。?/strong>

          探究主題:我們身處什么時空  

          相關概念:文明、歷史、社會

          概念性理解:時間長河下文明形成后的影響

          學習策略ATL:

          思考技能--聆聽和說

          交流技能--觀察

          學習者培養目標:勤于思考、善于交流

          在探究課堂上,三年級學習者回顧之前所探究的古今文明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設置了“未來創客設計師”實踐活動,以進入——暢想——開啟——設計——為基本環節,以小組合作探究為模式,孩子們充分討論,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將屬于自我創造的作品進行了充分而細膩的分享。

          課堂上,孩子們的作品引起了大家濃厚的興趣,不少同學提出了有價值的質疑和建議,讓分享者乃至整個展示小組進一步理清了思路,得到了啟迪,收獲了反思。

          “未來創客”既是一次探索形式上的大膽創新,更是一場屬于孩子們的風采秀,更是一次學習共同體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絕佳證明。


          c.jpg



          PYPC 4

          探究主題:我們如何表達自己  

          相關概念:設計、建筑、風格、創新、結構、材料

          概念性理解:創新設計與建筑結構

          學習策略ATL:

          研究技能—評價和交流

          社交技能—人際關系

          學習者培養目標:知識淵博、善于交流、及時反思

          四年級學習者以問題為導向 “什么是建筑?哪些因素可以決定建筑的風格?創意和創新設計對建筑的影響?”。

          在探究之初,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組建了六個探究小組,分別采用視頻、閱讀建筑書籍以及向建筑專家請教,對建筑的材料、結構、設計和歷史文化做了前期調查和研究。

          在課堂上,學生以小組方式分享對世界著名建筑探究所得,如:埃及金字塔、中國故宮及德國新天鵝堡等,在小組展示過程中,學生運用“3+2+1+N評估表”學習策略,記錄3個收獲,2個興趣點,1個問題等,從而使學生生成概念性理解-建筑風格受到地理、風俗等因素影響。


          d.jpg



          PYPC5

          探究主題:我們身處什么時空  

          相關概念:人口遷移、挑戰、風險、機遇

          概念性理解:人口遷移的原因

          學習策略ATL:

          交流技能—信息與通訊技術技能

          思考技能—轉移技能

          研究技能—信息素養技能

          學習者培養目標:知識淵博、胸襟開闊、勇于嘗試

          五年級學習者前期對“遷移”概念進行探究,由學生小組合作共同梳理和總結人口遷移的三個標準---第一居住地變更,第二空間流動,第三,時間限度。

          在“發現”環節,學生繼續探究“人口遷移的原因”。通過人口遷移大事件“三峽大移民、湖廣填四川、闖關東、下南洋、走西口、大慶油田、攀枝花建城、衣冠南渡、文成公主進藏……”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小組互動和全班互動的分組策略初步分享交流群體遷移的原因,并將地理圖形和人口數據表相結合更進一步的分析遷移原因,用“腦力大轉盤”來整理記錄。

          在探究過程中,發展學生的交流技能和研究技能,培養學生的知識淵博、胸襟開闊的PYP學習者的品質!


          e.jpg


          一堂好的探究課,就是讓學生在探究前有一種期待,探究中有一種滿足 ,探究后有一種留戀......

          在此次PYP中文班UOI賽課中,以下教師獲得UOI最佳創意課堂獎,祝賀獲獎教師們!雖然本次UOI賽課結束了,每一位參賽的老師在課前,課中及課后都進行了及時反思和總結,并再次修改和完善了教案。

          PYP中文班致力于打造“教師發展的沃土,學生探究的樂園”,努力為教師搭建多元發展的平臺,有效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創設高效PYP學習社區!

          z.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