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部丨立德樹人,減負提質

          時間: 2022年01月18日 來源: 融合部 作者: 美視學校

          2021年11月24日成都市教科院制定并印發了《成都市中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南》及中小學12個學科的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南,為成都市中小學各學科作業提供專業、精準的指導和建議,引領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鉆研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為切實踐行減負提質、營造基礎教育良好生態保駕護航。

          美視學校融合部自成立以來,有著近二十年對國際教育的探索和理解,形成了不少優秀的理論和實踐案例。在國家課程與IB理念相融合的背景下,融合部一直以來都是作業設計多樣化和科學化的踐行者。

          下面將對融合部中學學段部分科目的創意性作業進行展示和說明:

          語 文

          心靈的探尋——《孔乙己》文本解讀及課本劇編演

          國家課程初三(9年級)

          魯迅的小說與文學作品包含著對社會時代的思考,而小說往往通過人物來表現社會生活,人物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常常能折射出世態人情和時代風貌。因此對小說人物的理解深深貫穿著對主題、小說藝術手法、情節、環境背景的深入解讀。

          此項作業包含著同學們對《孔乙己》文本解讀后編寫劇本、拍攝計劃與實施、作品呈現、提交反思報告四個部分。

          通過此項作業,大大提高和發展了學生們語言運用和創作文本的寫作能力、辯證思考能力、小組協作能力、創新能力。學生們的腦海中從此有了一個立體的孔乙己和魯迅。

          圖片圖片

          圖片
          學生表演劇照及反思


          數 學

          數軸的運用

          國家課程初一(7年級)

          數軸在生活中的運用之廣泛,學生們可以借助數軸了解諸多數學概念。數學課標要求中有理數的學習,需借助數軸理解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學生們能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有理數,能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此項作業涉及數軸的應用。學生們自行了解一位數學家,把這位數學家研究生涯的重要時間節點標注在數軸上并備注此節點的相關事跡。

          學生們通過這一作業,對數軸的相關知識點加深認識,同時也更了解數學史上熠熠生輝的群星,增強了學習興趣,繼續探索數學的奧妙。

          圖片

          學生作品


          位置坐標的學習

          國家課程初二(8年級)

          “位置與坐標”單元要求學生感受多種確定位置的方法,形成一定的空間概念;認識平面直角坐標系,并借助平面直角坐標系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形成數形結合的意識。此項作業要求學生們選擇一位數學巨擘,運用點和線段,在二維坐標里繪制出他的肖像。

          此次作業力圖通過選擇和了解數學家,增強學生對數學歷史和文化的認知。學生們能在作業完成過程中認識到點和線之間的關系;學會用坐標表示點的位置;也能練習用現代數學工具軟件將數理知識和實際生活關聯在一起。

          圖片

          學生作品


          生物

          生命的延續——“體驗孕媽的一天”活動

          國家課程初二(8年級)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單元學習生物的生殖和發育相關問題。此項作業旨在讓學生切身領悟教科書中“懷孕期間孕婦的消化、循環、呼吸、排泄等生理負擔加重”這句話的真實意義,去換位體會孕媽的艱辛。

          母親用奉獻擁抱生命,學生們以感恩的心去理解母親。體驗作業開始前學生們需要采訪自己的父母,詢問并且記錄當初自己母親懷孕及生產時的經歷和感受。作業要求學生們從早上第一節課開始直到下午放學,都必須在肚子上綁上和自己出生時體重相同的物品。學生們在這一天的任何時間內都不能取下肚子上的重物。這次作業每個班將評選出“班級最佳孕婦”。

          學生們通過本章的學習,能夠識別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了解主要結構的功能;描述人的生殖過程,說出胚胎發育的過程和營養供應;概述青春期發育的特點,關注青春期發育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圖片

          圖片

          學生模擬體驗當“孕媽媽”

          融合部中學學段和高中學段的學科作業設計注重連接和遷移。學生們能將不同階段學習到的知識有機整合,內化成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學生們對人體的探究同樣延伸到高中學段的生物學習。



          人體內環境的奧秘

          國家課程高二(11年級)

          “人體的內環境和穩態”,“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章節要求學生了解內環境和穩態的生理意義;認識到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在維持穩態中的作用以及學習激素調節,免疫調節等相關知識。

          本項作業要求學生們分組繪制等人高的人體海報,海報須包括人體系統的所有器官,標注清楚每個系統相應的定義和功能。

          學生們通過親自繪制海報,能加深對人體結構及生命活動的認識和了解,從而鞏固書本知識

          圖片

          學生作品


          音 樂


          我手譜我心—歌曲創作

          國家課程初一(7年級)

          中學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漸趨成熟,參與的意識增強,表達情感的方式有明顯的變化。

          課標要求學生們能夠利用教師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編創4-8小節的旋律或短曲,嘗試用電腦編創音樂。在7年級的學習中,學生們首先掌握了多種音樂的風格和流派,在自己作曲之前先對當前熱門的音樂及傳世佳作進行多方面(和弦、旋律、結構、樂器,音樂構成形式)分析。這項作業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學生們表現音樂的基本技能,擴大音樂欣賞的范圍,增進對音樂的興趣。

          本次自作曲能鍛煉學生們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學生們根據自己的特長進行樂器演奏,歌詞創作,和聲創作以及完成專輯封面設計。這對他們來說是挑戰,也是多方位感受,認知音樂的一次完全嘗試。

          圖片

          學生編輯音頻


          作品介紹:《陵清》是一首具有中國古典風格的歌曲。這首歌的歌名取《武陵春》的“陵”字和李清照的“清”字而成。《陵清》的靈感來源于李清照的詞作:《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這首詞道出李清照少女時代的溫馨回憶,和她寫下這首詞時孑然一身的悲苦。可憐一代才女,女中豪杰,香消玉殞,歌曲抒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萬千。


          世代佳音—音樂流派探究

          國家課程初二(8年級)

          中學階段音樂學科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在此階段提高音樂感受與評價欣賞能力,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豐富和提高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此項作業要求學生們聆聽音樂作品。學生所聽的作品涵蓋15、16世紀的古典音樂直到當代音樂。學生們通過制作海報來了解音樂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流派更迭的。海報上需要呈現出他們的思考過程和對音樂流派的理解。

          此次作業通過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緒,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使他們在真正的藝術世界中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學生們能懂得尊重藝術家的創造性作品,尊重藝術,有利于他們了解世界的文化多樣性,感受不朽的音樂之美

          圖片
          圖片
          圖片

          學生作品



          美 術


          妙筆生花

          國家課程初一(7年級)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此階段有意圖地運用線條、形狀、色彩、肌理、空間,明暗等造型元素及形式原理,選擇傳統媒介和新媒介,探索不同的創作方法,發展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表達思想與情感。

          此項作業將學生們放在設計者的位置,請學生們為學校的教學樓內飾做設計,設計主題是“春節”。學生們需要經過討論,充分理解主題,運用個人對藝術元素的理解在展示板上將自己的方案描繪出來,經過研究規劃,及時修改自己的方案。

          這次作業,學生們能學習民族傳統紋樣,練習用連續紋樣設計繪畫作品。只有自己動手實踐,學生們才能體會到不同的色彩和景物的處理方式會帶來怎樣的藝術效果

          圖片
          圖片

          學生作品



          藝術即是真實

          國家課程初一(7年級)

          本項作業是模擬真實情境而創作完成的作品。假設學生們作為藝術家,面對的是一場公開展覽的觀眾,他們需要創作一件可供展覽的藝術品。學生對自己選擇的藝術家(藝術流派)了解越多,自己的作品將越加能把當代環境和藝術家(藝術流派)誕生的環境結合得至臻完善,又獨具匠心。

          此項作業有利于學生們對其所研究的藝術家或藝術流派有深入的了解;能根據表現意圖,在繪畫創作中合理構圖,恰當地表現色彩關系深入探索概念

          圖片

          學生作品


          美視融合部一直以來致力于提供以國家課程為核心、結合國際先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具有連貫性、獨特性的美視特色融合課程。融合部的中學學段作業設計一直以來秉承著“細化作業目標、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現狀,設計不同梯度和不同功能的層級作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的宗旨,積極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主觀能動性。

          作業設計的創意性將對作業講評的精準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融合部各科教師采用適當通過學生自主講評或自主展示作業的方式促進學生自主理解和相互交流。教師們鼓勵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在完善自身認知結構、技能技巧的同時養成積極的作業態度,在體驗作業樂趣的同時得到全面發展。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減負提質”,貫徹“五育”并舉,切實發揮好作業作為育人功能的重要抓手;踐行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部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奮力向前。

          Top